宋洛乡“小渔村”游出富民“黄金鱼”
发布日期:2025-07-15 17:14:30 来源: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34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柯祎)段时间,宋洛乡长坊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技术人员正精心为150万尾鱼苗准备至关重要的“开口餐”,以确保鱼苗的存活率。近日,融媒体中心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神农架林区的长坊村,深入了解当地特有的冷水鱼种钱鱼和条子鱼的养殖情况。

走进长坊珍稀鱼类繁育研究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小不一的圆形养殖池。池内水流潺潺,育苗盆中,一尾尾钱鱼与条子鱼苗欢快游弋,技术人员穿梭其间,一派繁忙景象。

“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和培训下,我们的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繁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董晓明介绍,现在每年可稳定产出鱼苗150万尾,存活率高达80%,年经济价值约400万元,基本能满足全区养殖户的鱼苗需求。

长坊村平均海拔1000米,地处神农架与兴山县交界处的深山。村中清澈的溪流自古便是“条子鱼”“钱鱼”等本土冷水鱼的自然栖息地。

村民姚楚奎是村里第一批养鱼人,如今他拥有四个大鱼塘,总面积近六亩。“钱鱼市场价约150元一斤,条子鱼在60到80元一斤今年产量预计有3至4千斤。”姚楚奎说。

冷水鱼生长缓慢,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市场青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更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

村民高道富便投资100余万元,建起200多平方米的特色农庄,经营民宿,吃上了“旅游饭”。“通过返乡创业,办起了自己的农庄,主打冷水鱼特色菜,再配上自家菜园的时蔬,年产值能有十几万,比在外打工强多了。”高道富满意地表示。

产业的兴起显著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为村庄注入了新活力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冷水鱼养殖和乡村旅游的行列中。

“目前,长坊村已有养殖大户16户,从业人员50余人,精养鱼池97亩宋洛乡长坊村党支部书记周介绍,全村年出栏成鱼约20吨,销售成品鱼苗150万尾,综合销售产值达500万元左右。

宋洛乡人大主席李军表示,下一步,宋洛将盘活20亩存量鱼池,升级配备温控和水质监测的生态循环水系统,建设生态尾水处理设施,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点,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冷水鱼加工,开发鱼丸、鱼干、鱼罐头等产品,配套冷链仓储,深化渔旅融合。

审核:罗任 喻玲 编辑:蒋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单位: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承办单位: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
鄂ICP备2021011370号-3